新闻中心 分类>>

《新课标》下如何上好体育课?

2024-07-04 14:45:51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新课标》下如何上好体育课?(以下简称《新课标》),并将于2022年秋季学期开始正式施行。新版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一经发布,就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无论是对课时增加的热议,还是对体育课程理念的升级,都成为众人议论的焦点。

  《新课标》中,提出一条重要理念是:落实“教会、勤练、常赛”,该理念也成为了体育授课过程中的新准则。但如何落实三项重要措施,不能仅仅依靠体育老师,学校课程安排、社会力量介入和赛事机构的参与,都需要做出努力,才能真正践行这一重要理念。

  任何一个学科,教会都是最基础的要求,但在《新课标》下对体育与健康的“教会”有了新定义。真正“教会”学生体育与健康知识和技能,首先要摒弃“无运动量、无战术、无比赛”的“三无”体育课星空体育,并且强调结构化运动知识与技能的教学,要求学生侧重在应用的情境(如对抗练习、比赛或展示等)中学习知识与技能。

  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过往的体育教学中,我们的体育课程是不达标的,学生并没有真正学会,只是学习认识了一项运动,甚至是浅尝辄止,如今这一局面将要得到改变。

  在体育课程愈加受到关注的情况下,体育老师应当利用更多的教学手段系统性地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提升,甚至要根据不同学段,对学生进行体育学习内容需求和兴趣基线的调查,采取不同教学手段,而不是一套教案用到底。

  《新课标》同样强调采用游戏化、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通过不同数量、时间、形式、场景,以及个人与小组间的各种挑战赛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学、练、赛”环境中体验运动的乐趣,让学生爱上体育与健康课,能够真正了解体育、参与体育、享受体育。

  作为体育老师也要充分发挥自身运动项目优势,提供更多特色体育项目的教学。这需要体育教师在课前就要做好充分准备,明确教学思路与流程、具体内容与方法等,才能在恰当的时间,激发孩子对运动的兴趣。

  勤练是对于体育技术动作的巩固,它与学科的题海战术一样,需要不断加深巩固,形成记忆才能熟练应用,尤其是体育运动,想要实现技能的提升,更需要不断重复练习一项技术动作。

  因此,勤练就成为熟练掌握1-2项运动技能的重要保障,而这其实也是我国在推进体教融合中的一项重要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在学校体育的教学工作中,多地做出每天开设1节体育课的严格要求,从运动时间上为学生体育锻炼做好充足保障。

  但即便是在运动时间上做好保障,就当前学校体育每天40-50分钟的锻炼时间,依旧难以保证学生能够熟练掌握1-2项运动技能,因此在校园之外的体育培训机构,需要扮演好补充者的角色,通过校外培训提升学生技能水平,真正做到熟练应用。

  除了校外体育培训机构的课后锻炼,学校也应当积极引进专业教练员、退役运动员,丰富校园体育教学,目前我国的校园中还是缺少体育老师,很难兼顾更多学生的锻炼,通过这一举措,也将在一定程度上,让学生得到更加充分的锻炼,从而熟练掌握运动技能。

  赛事是体育教育的有效载体,同样也是检验体育训练成果的重要标准。《新课标》对学生参与赛事同样给予要求,需要学生能够在比赛中运用技术,甚至是对某场高水平比赛做出分析与评价真正领悟赛事,做到“练赛结合、以赛事促提升”。

  学校体育中的常赛,并不是指纯竞技体育层面的比赛。它需要体育教师利用不同情景进行比赛,比如在体育课中经常设计对抗游戏、比赛及展示教学环节等,并面向全体学生实施,潜移默化中提升运动的对抗性,逐渐让学生爱上比赛,从而喜爱上体育。

  多元的体育游戏活动能够激发学生的运动热情,通过情景的变换,也能让学生在游戏比赛中得到锻炼。尤其是球类运动,最好的应用情境就是比赛,如何利用好比赛,也将决定体育教育的成功与否。

  一定程度上,体育课程质量的提升,就取决于“赛”的乐趣。目前全国也在建立青少年赛事体系,U系列比赛等各级各类青少年体育赛事,逐步建立分学段(小学、初中、高中、大学)、跨区域(县、市、省、国家)的四级青少年体育赛事体系,目的也是想用赛事来激发青少年参与体育运动的热情。

  中国教科院体育卫生艺术教育研究所所长吴键也曾表示,“竞争是人的本能,是孩子的天性,赛事是体育的灵魂。”如此分析,如果在体教融合的进程中,不把赛事带到孩子的体育实践中,就会失去体育很大的乐趣和价值。

  未来,依托多方力量打造更多具有品牌影响力的校园赛事,或许才能使校园体育真正实现良性发展,从而真正达到体教融合。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