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News 分类>>
电动化智能化趋势下 全球十大汽车零部件厂商都做了哪些布局?
电动化智能化趋势下 全球十大汽车零部件厂商都做了哪些布局?自动驾驶和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未来发展的重要趋势。除了主机厂外,汽车零部件厂商也正在快马加鞭地抢占更多的市场话语权。
高工电动车网通过整理发现,大部分汽车零部件厂商在2016、2017年这两年开始了越来越频繁的布局动作,主要集中资源布局智能汽车、自动驾驶和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并且都将中国作为重要市场。
一直以来,我国中高端汽车零部件市场基本上被外企占据。不过,不少专家认为,新能源汽车和智能汽车或成为中国汽车零部件厂商实现弯道超车的机会。
其中,均胜电子作为中国鲜有跻身全球百强汽车供应商之一,通过多次并购国外企业,已经在人机交互界面、高级驾驶辅助系统、智能车联和新能源汽车电子等领域取得了不小成就。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博世、电装、集团等全球十大汽车零部件厂商在新能源汽车、自动驾驶等领域做了哪些布局?
德国博世作为全球第一大汽车技术供应商,业务范围涵盖汽油系统、柴油系统、汽车底盘控制系统、汽车电子驱动、起动机与发电机、传动与控制技术、热力技术和安防系统等。
根据博世预测,受益于智能化及电动化业务,博世汽车业务部门2017年的营业收入将达到470亿欧元(约合人民币3648亿元),较2016年增长7%。而2016年,博世汽车与智能交通技术业务在华创造了663亿人民币的销售额,增长23.5%,超过市场平均增长。
博世在自动驾驶方面拥有很多专利,涉及传感器、自动驾驶、控制、软件等领域,共计约450项。为了更好应对汽车电动化、智能化的趋势,博世在新能源汽车用电机及电控、自动驾驶、物联网、汽车后市场等诸多领域展开了深入布局。
而在自动驾驶领域,博世与国内地图供应商百度、高德、四维图新等展开合作,共同研发一款适用于国内路况的精准定位服务“博世道路特征”。
目前,博世在中国一年有超过1.5万台套的新能源汽车产品供应给中国的汽车制造商。未来,博世将更加专注于互联智慧城市的建设研发,并提供智能交通解决方案。
电装,是丰田汽车最初的零部件厂之一,1949年从丰田集团独立出来,成立了新公司。目前,电装是世界汽车系统零部件的供应商,主要提供汽车前沿技术、系统、发动机管理、车身电子、驾驶控制与安全、信息、汽车空调设备、供热系统等产品及服务。
早在20世纪90年代,电装就开始面向障碍物检测用途,研发用来捕捉汽车周围情况的摄像头、毫米波雷达及LIDAR等。近年来,电装加速布局了自动驾驶技术,一方面通过投资并购的方式来完善其自动驾驶技术,另一方面则通过与其他企业合作研发来实现。
除此之外,根据外媒报道,铃木汽车、东芝和电装共同在印度建立一家生产汽车锂电池的合资企业,总投资为200亿日圆(约1.84亿美元)。
作为全球最大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德尔福在剥离一些低利润的汽车供应业务的同时,把自动驾驶作为公司未来最具增长潜力的业务板块。为此,德尔福制定了两大策略:一是配合汽车厂商开发从L2级迈向L3级别的半自动驾驶;二是在2019年CSLP(中央传感定位与规划自动驾驶系统)量产后,帮助汽车厂商实现 4/5级自动驾驶。而中国则是德尔福完成这两大策略的重要市场。
据了解,德尔福已经在中国建立了4大全球领先的技术研发中心和18个生产基地,并与诸多整车厂商保持着紧密的合作关系。
需要特别提及的是,德尔福与宝马、英特尔、Mobileye结成战略联盟,进行自动驾驶平台开发。德尔福负责人表示,德尔福将在2019年可以为整车厂提供量产的L4、L5高级自动驾驶整体配套方案。德尔福着重于软件方面的计算和控制,德尔福通过收购Control-Tec和Movimento,完善了自身的数据传输与处理能力。
另外,德尔福还战略投资了Valens和Otonomo,Valens公司主要是传输超清视频、音频、以太网及控制数据等的全球标准技术的公司,而Otonomo可对数据进行匿名处理,优先排序和打包。
目前,德尔福的主要业务有电子电气业务、动力总成业务和电子与安全业务等,而自动驾驶主动安全系统已经成为德尔福营业额增长最快的业务之一。
在自动驾驶领域,采埃孚制订了“零”愿景,努力向零事故、零排放的方向前进。为此,采埃孚开发出了一款名为“Vision Zero”的概念车。该车由大众途安重度改装而来,集成了采埃孚旗下最先进的“零愿景”技术,能够达到第3级自动驾驶水平,完全实现see、think、act(观察、思考、行动)这三个维度的功能。
为了让自动驾驶加速落地,采埃孚通过研发、收购、合作等方式以期获得大量技术积累。早在2015年,采埃孚就收购了美国天合汽车集团(TRW),促使采埃孚成为了自动驾驶领域重量级企业。
至今,采埃孚连续收购了激光雷达公司Ibeo、德国科拓电子等公司,并与海拉、弗吉亚、英伟达等达成合作,具体布局情况如下:
此前,集团发表声明称,公司计划在2021年前投资3亿欧元(约含3.26亿美元),以支持未来十年内电动汽车技术的研发。
2016年6月,集团投资2.8亿元在重庆新建研发中心,开发汽车电子产品应用、新能源汽车等产品和解决方案。
而在自动驾驶技术方面。集团与百度、蔚来汽车等达成了合作,还投资了数字地图公司HERE、法国自动驾驶公司EasyMile等。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集团2016年销售额达到405亿欧元,增长率达到3%。其中,2016年集团高级驾驶辅助系统订单额为30多亿欧元,混合动力车及电动车系统和产品的订单量也增长了17%至12亿欧元。
麦格纳是全球多元化的汽车配件供应商,主要为车企提供座椅系统、外饰系统、镜像系统、动力总成等产品,同时还为很多车企代工生产与组装汽车。
在电动汽车领域,麦格纳的主要产品包括双离合变速器、电动变速器、电动后驱、后桥、电子水泵等,可以提供动力总成电气化解决方案。
而在自动驾驶领域,麦格纳拥有从汽车整车角度进行技术集成的能力,可以整合包括传感器、雷达、激光雷达、影像等技术,同时在软件工程方面也有着非常好的服务。
去年12月,麦格纳联手以色列初创公司Innoviz,研发激光雷达遥感技术解决方案,为自动驾驶技术铺路。除了与Innoviz最新的合作之外,麦格纳还投资了美国Peloton公司,该公司主要研发能改善商用卡车燃效性的车对车技术。
爱信是丰田汽车零部件的主要供应商,其最出色的产品就是变速器。目前,爱信在“电动化”星空体育官网、网联化、智能化等均有不少技术储备。
根据爱信公开介绍,爱信将中国作为重要市场,已经在中国设立了34家子公司。2016年7月,爱信在南通设立了继美国之后的第二家海外研发中心,从事汽车零部件的研发设计。
今年4月,在上海国际车展上,爱信表示将加速EV/FCV的核心产品电机和变频器的开发,扩大动力总成的产品系列。
在自动驾驶领域,爱信已经推出了“车辆运动集成控制”和“自动泊车”两大技术。据爱信集团介绍,今后将持续推进开发,提升疲劳驾驶警告性能和紧急时规避风险的性能,为提高车辆的安全性和高品质驾驶感做出贡献。
在今年4月的上海车展上,法雷奥推出了电气化动力、空气过滤器、热处理系统、人工智能(AI)系统加速自动驾驶技术、增强型安全照明技术和传感器清洁装置等十四项新技术。
中国市场是法雷奥的重要市场,2016年中国市场的订单量占集团总订单量的28%。2016年,法雷奥耗资16亿欧元用于新技术的研发,仅在中国,法雷奥就建立了30个生产基地、13个研发中心。
在自动驾驶方面,法雷奥提供多种解决方案,建设激光雷达生产工厂,与Navya Arma合作共同开发无人驾驶公交汽车。
2017年6月14日,法雷奥全球首家人工智能和深度学习研究中心(Valeo.ai)在巴黎成立,将为不断革新的交通运输和移动出行方式提供创新方案。
2017年6月,法雷奥与思科达成合作,为智能移动出行服务共同开发创新技术,并发布了Cyber Valet Services项目,通过为驾驶者提供更多的可能性,加速城市移动出行服务。除了优化停车管理,释放更多的停车位之外,完备的停车库还能为消费者提供便捷的新服务,例如自动洗车、维修和电动汽车自动充电。
除此之外,法雷奥还与西门子共同投资1亿欧元成立了新能源驱动电机项目,项目落户常熟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达产后将年产70万套高性能驱动电机及40万套车载逆变器,产品主要供给国内各大汽车主机厂。
全球汽车动力总成供应商巨头博格华纳总部位于美国,是一家专业提供内燃机、混合动力和电动汽车清洁高效驱动系统解决方案的全球技术领导者。
今年4月,博格华纳1000万美元投资Autotech Ventures。同年7月,外媒报道,博格华纳以2亿美元收购Sevcon公司,这是一家新能源汽车控制装置和电池充电器生产商。
在清洁能源技术、自动驾驶、汽车共享、车联网四大技术中,博格华纳更关注清洁能源技术。博格华纳预测,至2023年,电动车和混合动力车零部件销量将占整体销量的16%,而2016年仅占1%左右。
不过,在自动驾驶领域,博格华纳亦有所涉足,例如向硅谷风险投资基金公司--AutoTech投资1000万美元等。
均胜电子成立于2004年,其核心业务有智能驾驶、汽车安全产品、新能源汽车动力控制、汽车功能件等。根据美国相关机构数据,在2016年度全球汽车零部件配套供应商百强榜中,均胜电子公司位列70位,成为国内屈指可数的跻身全球百强汽车供应商之一。
去年2月,均胜电子以9.2亿美元收购KSSHoldings公司100%股权,深度融合拓展智能驾驶技术。今年6月26日,均胜电子拟斥资近16亿美元收购日本高田。
事实上,早在2015年,均胜电子就投资5亿元设立了子公司,完善其在车联网、智能驾驶、自动驾驶等领域的布局。
通过多次的并购与整合优化,均胜电子在人机交互界面、高级驾驶辅助系统、智能车联和新能源汽车电子类产品增速明显。目前,均胜的产品已经商用于全球各种车辆,从宝马的新能源汽车电池管理系统的控制单元,到奔驰轿车的智能驾驶产品系等。